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登陆入口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暨应用型学科专业设置委员会成立大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5-04-12 供稿:教务处 分享至:

4月12日上午,学校在图文信息中心三楼报告厅召开人才培养改革推进会暨第一届应用型学科专业设置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赵震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政领导、中层干部、专业负责人、试点专业师生代表,以及来自政府、行业、企业的嘉宾共2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校长谢华清主持。

市教委副主任赵震在讲话中对学校产教融合改革创新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建立“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立教师企业研修制度;三是完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突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校党委书记陆敏在致辞中指出,学校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以“应用导向”为核心,通过产教融合、工程教育创新、国际化拓展等特色路径,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完整生态。学校将以工学交替(Co-op)模式为突破口,打造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范式,锚定产业变革方向,把专业办在产业链上,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无缝衔接。

副校长白建峰解读了学校产教融合改革试点方案。他指出,学校以“工程为本、实践为强”为核心理念,构建“企业出题、校企共答、市场阅卷”的闭环育人机制,创新打造“一核双元三融四方五协六共”的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工学交替-模块化-项目制”进阶式培养,形成校内学习与企业带薪实习双轨并行的特色模式。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建立“进-评-聘-用-培-考”全链条发展机制,同步构建产教融合学业评价体系,涵盖实践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三大维度。

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汪志锋、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卓武扬分别汇报了学院改革的具体实践,与龙头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专项班;依托“管工融合”特色建设数智标准化工程专业,共同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共治”的育人生态。

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签约环节,学校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行业领军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在成建制住企联合人才培养签约环节,学校与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签约开启深度合作;在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授牌环节,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浦东新区产教融合促进中心等16家单位被授予“产教融合实践基地”。

谢华清宣读了第一届应用型学科专业设置委员会成立文件,委员会由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会长张素心等九位行业专家及两位校领导组成;赵震副主任、陆敏书记共同为委员颁发聘书。该委员会的成立,将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的深度耦合,为产教融合注入强劲动力。

应用型学科专业设置委员会主任张素心在讲话中表示,委员会将发挥行业智库作用,推动学校专业建设与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动校企双方在课程体系开发、实践基地建设、人才评价标准等方面形成实质性合作,实现“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的培养目标。中科新松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跞、宝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校园招聘副总监王思铭、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院长杨洁明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此次会议是学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新征程的起点。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登陆入口将以本次改革为战略支点,统筹学科专业布局优化、科研创新机制升级、教学资源高效配置、人事制度革新以及内部治理等关键领域改革,构建全链条、系统化的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育人范式。通过深化校企协同、创新评价机制等突破性举措,持续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打印
上一篇:下一篇: